1、有理数:是初中数学的基础内容,复数以及混合运算(期中、期末必考计算)数轴、相反数、绝对值和倒数(选择、填空)。(2)整式的加减:整式的概念和简单的运算,主要是同类项的概念和化简求值;完全平方公式,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等。
2、①-②得m-n=16/3,化简求值即可 【答案】(1)m=4 (2)a=2,b=1 (3)原式=-14/9 【难度】☆ 【考点】方程设元、列方程、有理数的比较 有一列数,按一定规律排成1,-3,9,-27,81,-243,…,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5103,则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是___。
3、代数式的值是用数值替代代数式里的字母,计算后所得的结果。代数式的求值可以通过直接代入、计算,或先化简再求值。代数式解题题型包括探索规律型、数字问题、销售问题、工程问题、行程问题、等值变换问题等。一元一次方程:定义: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。
4、有理数相关题目:概念理解题:考察对有理数定义、性质及分类的理解。计算题:涉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,特别是带分数与假分数的互化、运算中的符号处理。应用题:将有理数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,如温度升降、海拔高度变化等。
1437×27+27×563 = 20721 【初一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】这里有一些题目的答案:(1) -(-3又1/2)-(+5/6)-(-2又3/4) = 5又5/12 (2) -38+52+118+(-62) = 118 (3) -21+251+21+(-151) = 30 (4) -6+8+(-4)+12 = 10 请注意,这些只是部分题目的答案。
×[(12-2)÷(0.84÷1)],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和除法,再进行乘法运算。每道题目都有特定的运算顺序和技巧,合理运用可以简化计算过程,提高解题效率。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,首先要明确运算顺序,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原则。在计算过程中,合理提取公因数,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复杂运算。
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习题 复习练习:1.将下列各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,并合理交换加数的位置。
若 ,求 ;2(-12)÷4×(-6)÷2 2(- )×(-4)2-0.25×(-5)×(-4)2 22(-3)2÷2 ×(- )2+4-22×(- )2若 =2,b=-3,c是最大的负整数,求a+b-c的值。
有理数的加法运算:同号相加一边倒;异号相加大减小,符号跟着大的跑;绝对值相等零正好。[注]大减小是指绝对值的大小。 合并同类项:合并同类项,法则不能忘,只求系数和,字母、指数不变样。
运算顺序:①先算乘方(即:三级运算),再算乘除(即:二级运算),最后算加减(即:一级运算)②如果是同级运算,则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③如果有括号,先算小括号,再算中括号,最后算大括号。
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(先乘除后加减,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)。代数式与方程 代数式:代数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。单项式、多项式及其系数、次数的概念。合并同类项、去括号的基本法则。方程: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(移项、合并同类项)。方程解的概念及检验方法。
初一数学辅导知识点上的重难点主要就是相反数、乘方运算、混合运算、合并同类项、化简求值、列方程解应用题等等(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安排,在内容上有些出入是正常现象)。
有理数 计算题:涉及加减乘除混合运算,特别是带符号的运算,如负数的加减乘除。 应用题:将有理数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,如温度升降、海拔高度变化等。代数式与方程 整式的加减:合并同类项,去括号,整式的加减运算。 一元一次方程: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并求解,包括分数方程和含括号方程。
分)3解方程[(y-3)-3]-3=0。解得y=9。(7分)3化简求值6(x-y)n-2(x+y)3n-2(x-y)n+7(x+y)3n-(x+y)2m+5(x+y)3n-4(x-y)n。其中x=0.84,y=0.16。化简求值得5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