刹车,是靠摩擦力减速,转弯,是靠摩擦力提供向心力。这样我们就只要考虑哪种方式“需要的”摩擦力(或摩擦系数)小,就比较安全。
s1=v*t=10*0.5=5 m 又减速滑行的位移为: s2=v^2/(2a)=100/8=15 m 所以:s=s1+s2=15+5=15 m 汽车经过5秒会停止,在3秒的时候是静止的,速度为0,要15米的完全距离。
u为线速度,m为汽车质量,g为重力加速度,r为弯道半径,F为惯性离心力,F为车轮与路面间静摩擦力,Φ为摩擦系数,ω为角速度。
1、解:要使汽车不打滑则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最大速度,需汽车在路面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(0.2m)提供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所需的最大向心力。
2、所以有:OC=1/2OB=R/2 题目答案是:R/注:摩擦力f的反应是球会不会打滑。而F的作用是产生f的因素。球与B只有一个接触点,要保持平衡,重力线一定与B重合。原因是:假如重心往A点偏移,则球由于受重力与支点B而产生力矩,球会向上滚动。同理,重心向O偏移,球则会向下滚动。
3、刹车加速度a=v0^2/2s=30^2/(2*(120-30)=5m/s^2 雨天时,摩擦系数为原来的2/5,则雨天时刹车加速度为2m/s^2 设雨天行驶最大速度V,反应时间内行进V*1=V。
1、mgu是提供的向心力,mRw^2(u是动摩擦因素,w是角速度),是需要的向心力,当角速度增加时,提供的不足物体被向外甩出,R增大 。按理说线速度大了,角速度也会大的。。
2、滑动摩擦力:这个力肯定有,而且肯定只有一个,而且肯定是沿速度的反方向,也就是“切向”。那么根据 “汽车问题” 中的分析可知,这个力不可能提供任何向心力。所以,雪橇要想拐弯,必须有第二个力:(2)向心力:这个力一定有,且一定是 “法向” 的,即垂直于 “速度方向”。
3、高中物理中,向心力有六个常用的公式,它们分别是:F= m*ω*ω*r 说明:此公式表示向心力F等于物体质量m、角速度ω的平方与运动半径r的乘积。F= m*v*v/r 说明:此公式表示向心力F等于物体质量m、线速度v的平方除以运动半径r。
4、在卫星的受力分析中,它的运动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,等于重力。在讨论重力时,通常指的是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,而在空间中的重力则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,它表示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,但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。
5、提供向心力的作用是重力在垂直轨道的分量与洛伦兹力、轨道的支持力的合力,向心力=支持力-洛伦兹力-重力分量。重力的作用是提供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分量。